2020年8月25日,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届硕士研究生---2020级18位研究生怀揣求知成才的梦想提前踏入赣医校园。为帮助研究生新生树立远大理想、感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文化、了解实验室科研流程及基本实验方法、合理规划研究生生涯,8月26日-31日,重点实验室组织2020级研究生开展了为期六天的新生入学集中培训。入学培训从价值观引导、科研诚信、医学伦理、职业规划、重点实验室概况、文献检索与管理、实验室操作规范、实验室安全、实验动物相关知识、常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常用血管生物学研究方法与应用、稀土与医学简介、ECMO原理与应用、心血管罕见病诊疗与保障、稀土的生物学效应与机制、心力衰竭相关研究进展、如何渡过硕士学习生涯等方面展开。我校校长、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潜教授,科研中心主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剑教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恭华教授以及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图书馆、一附院等部门的专家及重点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会。
校长、实验室主任刘潜教授致欢迎词
校长、实验室主任刘潜教授首先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届招收的2020级研究生提前进入赣南医学院求学深造、开始新的学术生涯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他从“为什么读研?为谁读研?如何读研?”入题,引导同学们对研究生学术生涯进行再思考;要求同学们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加强科研实践能力、开拓学术视野、遵守学术规范。刘潜校长还强调:“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立项来之不易,建设更难,作为重点实验室的一员,同学们要倍加珍惜;要尽快转换角色,根据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认真思考如何搭建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如何利用实验室提供的有利条件展开科学研究、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应传承大医精诚的精神,立德修身、道术并重,努力成为德才兼备、有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科研中心主任张剑教授介绍学校科研平台
学校科研中心主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剑教授为同学们系统介绍了我校科研平台,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各个研究平台,结合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
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恭华教授介绍实验室的研究方向
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恭华教授系统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19年9月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建设计划认证,是江西省第一个疾病防治研究领域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开放性研究基地。要建成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集心脑血管疾病预防、预警、诊断、治疗、康复和药物研发为一体,临床与基础并重的医教研中心。目前的研究方向有:①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研究;②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③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防治与组织工程研究;④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和急救体系研究。
实验动物中心主任邱立明讲授实验动物相关知识
黄启同博士介绍科研中心科研平台
钟佳宁博士介绍重点实验室主要科研设备
蔡德清副教授作《如何获取和管理文献》的报告
曹进国博士讲授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
谢保平老师讲授实验室化学安全知识
何圣发博士介绍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
刘子由教授结合新冠肺炎介绍ECMO的原理、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
段艳宇博士介绍心血管罕见病诊疗与保障
董明华教授介绍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谢新华副教授介绍稀土与人类健康
熊亮博士介绍细胞培养技术

谢家和博士作《心力衰竭相关研究进展》的报告
参加报告的还有高艳芳博士、曾勇硕士。高艳芳博士系统介绍了血管生物学常用研究方法;2020届硕士毕业生、一附院儿外科曾勇医师结合自身经历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了如何渡过硕士学习生涯。
最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和和同学们合影留念。